全球快讯:外媒发现中国新建煤电厂:碳减排能否实现?

2023-03-14 15:40:51 来源:观察网

世界领先的煤电技术,才是中国敢于新建煤电厂的底气。

正解局出品


(相关资料图)

最近,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,中国2022年批准新建的燃煤电厂总发电能力达到106吉瓦(1吉瓦等于100万千瓦),创下7年来的最高水平。

部分国家的燃煤电厂项目情况

来源:全球能源观察

众所周知,中国在2020年9月确定了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。

中国为何又新建煤电厂?

这会影响中国碳减排的目标吗?

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中国的电力需求都在稳步提升。

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,预计十四五期间,中国电力消费需求达到9.5万亿千瓦时,比十三五期间有约2万亿千瓦时的增长空间。

2012-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

2万亿千瓦时的电力,如何保障?

仅靠风电、光伏是不行的。

由于波动性和间歇性,光伏、风电的发电效率不高。

2022年,中国的光伏、风电合计装机容量已占总装机比重约30%,但合计发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.8%。

风电和光伏即使翻倍增长,依然难以覆盖电力消费增长的需求。

增量部分,还是要靠电力挑大梁。

从总量看,中国的电力供应是充足的。

但在实际运行中,高峰时段电力难以做到瞬时平衡。

比如,2019年下半年,受天气影响,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风电、光伏的发电量比预测结果少了一大部分,导致供电出现严重缺口,不得不限电。

又比如,2022年夏季炎热,再加上干旱,水电大省云贵川没水发电,结果就是只能拉闸限电了。

云南月度降水量累计值

可以看出,光伏发电也好,风力水力发电也罢,都属于“靠天吃饭”,发电并不稳定。

如果遭遇特殊天气,都有可能停摆。

这意味着,包括光伏在内的绿色电力占比越大,停摆导致的缺口就越大。

这个时候,就需要煤电来调峰,来兜底。

无论是增量还是兜底,煤电对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2022年许多新批准的项目是为了支持基本负荷能力,确保电网的稳定性,降低停电风险。

现在的煤电厂,已不是从前的污染大户。

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煤电行业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发展,主要目标是“三高三低”,即,高效率,高品质,高循环;低消耗,低污染,低碳排放。

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,主要参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大大提高了清洁度,降低了煤耗量。

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工程2×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工程4号机组的煤耗量为249.7克/千瓦·时,创下了世界火电的最低煤耗纪录。

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工程项目

我们再来看两组数据:

2021年,全国电力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12.3万吨、54.7万吨、86.2万吨,较2015年分别下降69%、73%、52%。

以2005年为基准年,2006年至2021年通过供电煤耗降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9亿吨,对电力部门碳减排贡献度达41%。

无论是污染物,还是碳,中国煤电厂的排放都在大幅降低。

2011-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

随着技术迭代,中国煤电有望实现超低排放或者说近零排放,与清洁的天然气发电看齐。

世界领先的煤电技术,才是中国敢于新建煤电厂的底气。

如果从整个煤电的产能来看,更准确的说法,应该是中国在更新煤电厂。

近年来,在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同时,国家也在逐步推进供给侧电源结构改革,改造升级原有的煤电机组。

2021年10月,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《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》,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、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。

新建煤电厂,也可以视为煤电产能更新升级的一部分。

目前,我国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先进煤电机组超过860台,在全国煤电总装机中占比超过一半。

随着新厂投用、旧厂关停,有利于我国煤电结构的持续优化。

煤电结构在优化,整个中国的能源结构,也在悄然改变。

2020年,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约为10.95亿千瓦,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49.8%,历史性进入50%以内。

2022年,中国煤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持续下降,达到了43.8%。

同时,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.3%,首次超过煤电的装机比重。

这是中国发电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也表明中国推动碳减排的坚定步伐。

2012-2021年分类型电力能源投资

虽然碳减排已经成了全球共识,但不少国家都出现摇摆。

受俄乌战争、能源短缺影响,英国、德国都重启煤电。

美国2022年能源和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上升,背离其气候目标。

如此一来,中国在碳排放上的一举一动,更加引人关注。

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,中国制定“双碳”目标是慎重的,工作也是富有成效的,依然会坚定目标,继续往前走。

但还要看到,电力是基础产业,关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。

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必须立足国情,坚持稳中求进,不能脱离实际,急于求成。

正如领导人昨天说的那样:

客观地说,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,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、就业、收入、教育、就医、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。

节能减排,不是一个简单的气候指标,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。

关乎你我每一个人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 广告
公司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南快递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