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外日记|他小心翼翼地将五星红旗用洁净的布包好交给我_全球快播

2023-06-25 15:46:52 来源:环球资讯广播

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,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。

他们千里奔赴,跨越山海,诠释医者仁心,践行“大国担当”。

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。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《援外日记》,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

2023年6月25日 星期天 晴转沙尘暴

我是第18批援乍得中国医疗队队员王李妮,来自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。今天是我在乍得工作的第180天。

王李妮为当地患者治疗

早上7:30,室外38°C,撒哈拉的烈日已经穿破清晨,热浪从四面八方侵喷在医生们的脸上,火辣辣的,这里就是非洲国家——乍得。

中乍友谊医院大门正对着一栋二层的矮楼,那便是医院门诊。我所在的针灸科位于门诊二楼,科室共有两间房,一间是办公室,另一间是治疗室。

针灸科外等待治疗的患者

到达针灸科,问候声在等待治疗的长龙中此起彼伏:“BONJOUR,SAWA!(你好,你好!)”患了面瘫的小伙哈萨巴拉正在朝我挥手;得了脊髓灰质炎的孩子伊萨朝我微笑;有膝关节炎的克理奶奶不会说法语,着急地用阿拉伯语一口气跟我说了很多……是的,中国医疗队在这里就是这样受欢迎!和大家打过招呼后,经过伊萨妈妈的同意,我一把抱过小伊萨进了治疗室,开始了我一天忙碌的工作,小家伙儿在我的怀抱中嬉笑不停。

王李妮和克里奶奶合影

乍得是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。在农耕为主的当地,绝大部分人住的还是茅草泥巴房,一日只吃两餐。因此,能来首都医院看病的人,通常是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。

偌大的针灸科,我是唯一的医生,一位护士长和四名助手每天轮值协助我。科室由我主持和开展工作,每天有50-80人就诊,每月接诊近2000人次。医院没有CT\MRI,我得习惯用手动体格检查来判断大部分疾病。

患者里有位身份特殊的人,他是乍得总统府国防与安全顾问阿布巴卡。综合他的舌苔、脉象和脊柱运动试验,四诊合参后,我明确告诉他:“脊椎的问题并不大,针灸一个疗程,疼痛将显著好转,但是您的胃病很多年了,建议平时少喝些酒吧。”阿布巴卡先生瞪大了双眼,提高嗓门问:“我并没有告诉您,我喝酒而且有胃病,您是怎么知道的?”我微笑着告诉他:“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之处。”从他惊讶的表情里,我看到了对中医的赞叹。治疗结束,我送给他维生素片和六味地黄丸,他十分礼貌地再三谢过。

王李妮和当地患者在一起

一批患者治疗结束,另一批立马接上,病床总是满满当当。针灸在保护和传承中已走过千年,随着中国医疗队的到来,它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也已生根发芽。中医药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让非洲人民学会中医治疗、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,才是真是的授人以渔。于是,治疗间隙,我会把助手们集中起来,为大家讲讲中医理论和实践,或者他们不曾去过的美丽中国。

前两天,护士长穆斯达伐提醒我,办公桌上摆放的中乍两国国旗有些陈旧了,他希望我能提供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。我没有忘,今天带来了。他小心翼翼地换着旗帜,并把换下来的五星红旗用洁净的布包好交回给我。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竟如此细腻,让我感动不已。

王李妮和护士长穆斯达伐合影

放眼整个医院,门厅、过道、办公桌、各个角落,到处都是中乍友谊的标志。在这里,无论大人还是孩子,碰到我们,都会大声地用中文问候。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60周年,也是中国医疗队援乍得45周年。我想,留在这里的不仅仅是祖国的名字、国旗和中国话,而是几十年来中非文化的相融相通,两国人民的相亲相爱、同舟共济,是刻在心底的深情厚谊!

作者|第18批援乍得中国医疗队队员王李妮

编辑|李琳

联络|安然 马培敏

签审|魏郁

关键词:

X 广告
公司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南快递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